摘要:解决和系统的接口问题的难度主要在于交换数据内容定义和接口点的确定。本文对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方法,并将这套方法应用于一个企业实施的ERP系统和DRP系统。 关键词:ERP,DRP,数据接口 一、 引言 随着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很多企业购买和实施了国外的大型企业管理软件包,ORACLE公司和SAP公司的ERP软件产品占有了其中很大份额。这些软件大都采用数据集中的Internet架构,所有用户通过网络访问应用层和数据库。Internet架构下的数据集中方式,避免了多个数据中心引起的数据维护和同步引起的系统复杂性上升,使企业可以在一个数据中心甚至一个数据库用例的支持下完成全国或者全球运作。 但是这些软件在国内企业实施过程中都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对于有很多跨地区销售分支机构的企业,各分支机构需要申请和使用专线,同时造成系统用户数成倍增加,从而使系统运行费用和软件购买费用成倍增加。 有些企业采用了ERP系统只控制集团,分销机构的定单传真到集团后手工录入到ERP系统的方式解决以上问题,使ERP系统失去了对二级以下批发商和零售商的管理功能,分销机构的库存、销售、客户信息等数据无法进入系统。还有些企业开发了用于专门管理分销机构的软件,即分销资源计划(DRP)系统,但是随之出现了两个系统的接口问题。有些企业由于无法解决接口问题,造成运行效率低下、成本上升、数据不一致等问题。 笔者参与了一家企业的ORACLE ERP系统和分销资源计划系统(DRP)的实施,并负责解决两个系统之间的数据接口问题。 这家企业购买了ORACLE公司在2001年发布企业套件ORACLE APPLICATION 11i,数据库采用ORACLE 8.1.6,服务器采用一台SUN 3500,操作系统采用SUN SOLARISE。在实施中采用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方法,一期实施总部和总部所在地的8个分、子公司。 企业在全国有230个经销部遍布全国,8个工厂分布于6个省。DRP软件部分是定制开发的,数据库也采用ORACLE 8.1.6,2台单CPU的PC SERVER作为WEB服务器,2台 双CPU的PC SERVER作为数据库服务器,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开发平台使用J2EE。实施策略上采用先单独运行,后和ERP贯通的方法。 企业希望两个系统能按照图一表示的方式工作:
 二、接口方案设计 解决和ERP系统的接口问题的难度主要在于交换数据内容定义和接口点的确定。ERP系统是一个很庞大的体系,ERP开发商强烈建议用户禁止直接对数据库的非读取操作,这是因为ERP软件的数据库里往往有数万个对象,彼此间的关联非常密切,直接修改表内容会引起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并且一旦出现问题,查错和恢复非常困难。所以ERP系统一般都提供开放性接口,用于和其它系统的集成。这些接口程序还用来验证输入数据的完整性,确保符合业务规则。但并非所有ERP系统中的实体都具有开放性接口,所以有些数据的录入只能手工进行。因此交换数据内容定义和接口点的确定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参考一般MIS系统的系统接口方案设计方法,结合ORACLE ERP系统的特点,本方案设计步骤如下: 1、系统边界定义 理论上讲,ERP系统可以管理企业内所有的活动,DRP系统也可以完成分销业务中对所有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控制。但是在对接口方案的最优化处理时,必须对两个系统的职能边界、地理边界、功能边界进行定义。 系统边界定义和接口方案设计的后续步骤紧密相联。在本方案的设计中,实际上采取了根据后续步骤的分析结果,不断调整系统边界定义的方法。 2、交换数据内容定义 按本文分析,接口方案的关键是交换数据内容定义和接口点的确定,并且两者是有联系的。如果接口点确定在成品入库或者成品出库,交换数据的内容和流向就不同。但是在未定义交换数据内容前,接口点更无法确定。经验证明: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是首先定义交换数据内容,然后确定接口点。如果接口点无法确定,再调整交换数据内容。 定义交换数据内容的具体方法是: (1)确定系统划分边界条件和交换数据内容的静态部分。静态数据是指产成品编码、分销机构编码等信息。这部分信息相对稳定,但是并非永远不变。静态信息原则上应由由ERP系统维护。这样做的理由仍然是ERP的接口表功能限制太多。另外一些静态信息,如客户编码,应该由分销系统维护。但是由于分销系统的功能足够管理分销机构的每笔销售业务,在ERP系统中则没有必要保留这些信息,所以没有必要交换客户编码这些信息。经过对两个系统的所有实体的列表后的认真分析,确定交换数据内容的静态部分的内容有产成品编码、组织机构编码、产成品定价等。
|